春节外棉期间大涨,ICE连续最高涨幅达4.7%。受此影响,国内郑棉节后首个交易日跳空高开,主力合约最高再次突破22000元/吨,较节前最后一个交易相比,最高涨幅超3%。美农报告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美棉出口量预估调减,ICE美棉高位回落,郑棉亦走跌,价格陷入弱势震荡。
美棉出口进度偏慢 出口量预估遭调减
2月份美农报告显示,全球棉花产量预估调减81万包、消费量预估调增19万包,最终导致期末库存预估调减70万包。其中,印度棉产量预估调减50万包。全球美农报告的调整整体利多,但是被美棉出口量预估调减的利空压制,美棉应声回落。
中国进口量预估调减25万包,美棉出口量预估同步调减25万包。截至2月3日当周,中国总签约量为86.7万吨,同比下滑18%;总装运量为29.5万吨,同比大幅下滑62%。未装运量为57.2万吨,同比大幅上升102%。
本年度美棉整体签约、装运进度偏慢,尤其装运进度严重落后。据USDA美棉出口周报数据显示,截至2月3日当周,2021/22美陆地棉周度签约4.2万吨,较前一周减44.2%,较前四周水平减47.0%。截至2月3日当周,2021/22美棉陆地棉和皮马棉总签售量285.2万吨,占年度预测总出口量的88.8%,较去年同期下降3.4个百分点,较前年同期略快2.7个百分点;累计出口装运量99.87万吨,占年度总签约量的35.0%,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,较前年同期下降9.6个百分点。
下游存补库预期 支撑力度有待验证
一般情况下,为保证节后开工,下游在春节前会持有一定的库存,且为保证金三银四期间的用量,原材料库存在4月份之前处于较高位置。
去年同期,纺企原材料库存一直处于上升状态,这一趋势一直持续至3月底。一方面与季节想有关,另一方面也与当年下游的需求密切相关。反观今年,纺企原材料库存却一直呈下降趋势。据中国棉花信息网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12月底,国内棉花工业库存为81.56万吨,为近一年最低;TTEB数据显示,截至昨日,纺企棉花库存为26.8天,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6天左右。从纺企原材料库存量来看,下游存在较强的补库需求以满足元宵节后的普遍开工。
原材料补库预期也会随着下游订单情况而改变,即补库预期的兑现程度要视下游订单量的情况。
节后,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调,纱价和布价也随之上涨。纯棉纱价格节后普涨500—1500元/吨,市场整体成交较少,观望情绪浓厚;全棉坯布市场整体恢复缓慢,开机率上升,价格普涨,织厂和贸易商多表示要依据上游原料及本身的订单量来决定价格,整体询价及成交依旧疲软,观望心态较浓。综合情况来看,下游陆续开工,但因订单不明以及开工率不足等原因,产品价格上涨并不为下游所接受。
目前,下游补库预期对原材料价格有所支撑,但支撑力度仍有待验证。
新棉植棉面积预增打压棉价
根据美国棉花理事会(NCC)第41届年度早春种植意向调查,美国棉花生产商今春意向种植1,200万英亩棉花,较2021年增加7.3%。其中,陆地棉意向为1,190万英亩,比2021年增长7.1%,而超长绒棉(ELS)意向为15.8万英亩,增长24.8%。
中国棉花协会对全国11个省市和新疆自治区调查结果显示:2022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为4310.03万亩,同比减少0.4%,其中西北内陆植棉意向增长0.9%,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意向分别减少16.5%和2.1%。调查报告显示,尽管2021年棉花交售价上涨,植棉总体收益比2020年大幅增加,但因内地棉花种植相对其他农作物费工、费时、费力,棉农植棉积极性依然不高,整体植棉意向面积继续减少,但降幅较前几年有所减缓。
印度方面,印度棉花协会(CAI)预计,由于当前棉花价格高企,在即将到来的种植季节,所有10个生产邦的棉花种植面积将增加20%-25%。
美棉周度检验量持续回落,印度棉花上市高峰已过,美农对产量预估的调整空间大大收窄,国内皮棉成本对棉价支撑的边际效应也在下降,市场焦点转移至消费上。市场预计,美农对全球棉花消费的调整或将利空。国内方面,新棉植棉面积预估变化不大,对棉价的利空作用有限;而下游消费将是关键。当前下游交投仍显清淡,预计郑棉近期呈偏弱震荡概率较大,后期密切关注新订单以及涉棉政策。